ISSN 1016-1007 GPN2005600032
大眾專區
大眾專區
2021/12/12文章介紹─海底雲端:網際網路的基礎設施探問(唐士哲)

當人們使用「網路世界」形容虛擬社群、「雲端」與「光速」形容儲存與連通技術時,往往忽略網際網路是依賴縱橫交錯,數以萬噸的線纜鋪設而成。〈海底雲端:網際網路的基礎設施探問〉便是以此基礎設施為題,探究其物質、政治與社會意義。

 

首先透過分類、標準制定所搭設出來的基礎設施架構,便具有複雜的社會意義。例如時區的劃分看似客觀中立,但追溯歷史,穿過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子午線普遍被視為「本初子午線」,則是18世紀末期經歷25個國家所組成的國際會議討論所訂立。當時法國選擇投棄權票,並一度沿用「巴黎子午線」,彰顯當時本初子午線的訂立便涉及政治權力與邊界的劃分與爭奪。

 

一如線纜的鋪設,便具有社群連結與地理空間的兩層意義:線纜的研發過程將科學家、電腦工程師、研究機構、創業型資本家、政府部門決策者整合在一塊,打造網路成為一個新形態傳播系統;而在地理空間,海底電纜的鋪設除了帶來數位商機,如作者所言:「複製了既存的地緣政治矛盾與社會權力衝突」。

 

最近的案例是,一條由谷歌和臉書鋪設從美國接駁到香港的海底纜線,在2020年即將啟動之時被迫暫停,理由是美國司法部認為「纜線的連結將可能造成資料外洩給中國,損害美國國家安全」。事件除了反映近期美中之間的權力衝突,還凸顯電纜監聽的資安議題。也因此在現今充斥對網路科技的溢美之詞時,反過來更須探究其陰暗之處。

 

 

〈傳編有話要說〉

近期Netflix上映的紀錄片《智能社會:進退兩難》(The Social Dilemma),描述臉書如何透過演算法引誘人們社群網路成癮,並造成選舉極化、種族暴力、憂鬱症與自殺率提高一系列危及當代民主制度與社會安全的問題。該紀錄片更引來臉書特地發文反駁,這當中涉及商業利益與詮釋權力的鬥爭亦不言而喻。無論是〈海底雲端:網際網路的基礎設施探問〉,抑或是《智能社會:進退兩難》,都如暮鼓晨鐘,警示人們在科技帶來的便利性背後都牽涉複雜的政治經濟問題。

 

 

明阿仔讀論文ㄟ氣力

今阿日攏甲你傳便便

好肩膀,不站嗎?

緊來下載原文,看看作者怎麼說:海底雲端:網際網路的基礎設施探問

 

文章作者:

唐士哲 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

關鍵字: 新聞學研究,政大
分享:
X

忘記您的密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