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16-1007 GPN2005600032
大眾專區
大眾專區
2020/04/30文章介紹:社群媒體研究的異質行動網絡:重新想像數位時代的知識生產(曹家榮)

撰文  劉倚帆(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博士)

 

廣義來說,蒐集與閱讀文獻也是知識生產的一環。像是,你都如何獲取本刊資訊?是閱讀紙本或電子檔?或下載檔案後列印為紙本閱讀?你有沒有把本專頁設定為搶先看……

 

上述問句雖都標誌了數位時代知識生產的部分樣貌變化,但事情可不只那麼簡單。你是否思考過,在「做研究」的面向,尤其在大數據浪潮及跨領域研究趨勢下,數位工具在研究實作過程中還扮演著何種角色?乃至,「知識」本身的性質是否也有所變化?

 

數位工具在早期常僅被視為社會人文研究領域中的技術支援,但如今數位工具本身及其所能獲取的資料,不再只是「工具」那麼簡單,它已對我們做研究(或思考世界)的方式帶來影響。問題是,它如何產生影響?又影響了什麼?

 

為理解上述問題,作者採取新物質主義視角,以行動者網絡理論(簡稱ANT)為方法指引,並以時下最易進行大數據資料蒐集與分析的社群媒體研究 跨領域團隊為經驗案例,探索並重新想像人、工具與知識生產間的關係。

 

呼應後人類思潮,文章首先說明人與數位工具並非純然的主客體對立關係:人類並非完全自主,數位工具亦具規範人類思行的能動性,二者是以共同合作的姿態不斷生成流變(becoming)。

 

換言之,研究者、研究工具與研究對象,實乃一種具流變性的 「組裝」(assemblage)。

 

循此,由不同學術背景組成的跨領域研究團隊亦為組裝。此文進一步細述了跨領域團隊作為一種「異質行動網絡」,如何在數位技術居中的關係網絡中,相互溝通、徵召、動員(及失敗),並從中「各取所需」,由此凸顯異質行動網絡的流變特性。

 

此外,數位工具在知識生產過程中執行「蒐集資料」任務,由此而生的資料特性異於過往,從而使得「知識」樣貌亦有變化。

尤其在演算法不斷變動的社群媒體資料環境中,工具「如何」蒐集資料,其間涉及的工具設計與資料選擇、清洗、參數調整等環節,乃至這些環節是否需要調校的「判斷」,無一不見人為涉入。

 

這便凸顯出,社群媒體資料環境的演算法及其變動,對學術研究而言有其規範性力量;而研究實作中的數位工具,亦因參與了資料生產而顯現其能動性。以此為基發展的知識樣貌,則已非單憑工具或研究者所能獨力完成。

 

文章進一步指出,在數位工具居中運作的研究實作過程中,亦展現科技物「擴增」與「化約」的特性:應用數位工具的「資料視覺化」過程提升了研究成果可讀性,但視覺化工具本身,仍暗藏了抽象難辨甚至不可得見的演算法,某些資料亦因視覺化之故,可能受到遮蔽或化約。

 

因此,此文主張,在這些擴增與化約效應之下,我們確實能有所「得」,但若我們總被工具所突顯出的面向吸引,甚至形成某種思考慣習,那便是一種「失」了。

 

最後,作者提醒,基於異質行動網絡的流變特性,文章中各種關係模式、變異與行動策略皆無法直接外推複製。我們必須一次又一次地跟隨著不同的異質行動,才可能看清其構連出何種過程與關係。

 

可以確定的是,將知識生產過程想像為「異質行動網絡」,將有助於研究者更深入地反思這一過程,亦能更堅實數位時代的知識生產基礎。

 

 

 

 

 

看到這裡,傳編編想說……

 

正如此文所言,其實知識生產一直都涉及了人與物的合作關係。且不僅知識生產如此,在當今「科技生活形式」中,日常社會生活亦復如是。

 

也因此,對社群媒體研究實作的過程探討,不僅是對知識生產過程的反思,同時也是從異質行動網絡角度反思日常生活樣貌的實作示範。

 

對媒介研究領域來說,在數位時代中,從新物質主義角度重新審視、或說指認數位/傳播科技本身的物質性,更是重要的視野拓展。

而在傳播科技的物質性,及重新想像「人—機關係」等議題上,關注傳播研究領域發展的各位應該有注意到,目前已有許多相關研究成果散見於各傳播期刊,這個學術研究趨勢的重要性或已無須贅言。既然如此,把本專頁設定為搶先看,再分享給同好們一起獲取新知,似乎也一樣重要呢^__^

 

#只想默默點閱下載文章自己讀也沒問題啦

#但知識是公共財麻煩還是按讚分享一下促進知識生產好嗎

 

 

 

明阿仔寫論文ㄟ氣力

今阿日攏甲你傳便便

好肩膀,不站嗎?

緊來下載原文,看看作者怎麼說:社群媒體研究的異質行動網絡:
重新想像數位時代的知識生產

 

 

#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人為你負重前行

#思考有指引是因為有人為你披荊斬棘

#防疫期間請勤洗手戴口罩多讀論文

#研究生請避免以做研究之名在社群媒體上閒晃

 

延伸閱讀:

吳筱玫、李蔡彥(2018)。〈資訊科學與質性研究之對話:Facebook 打卡實踐之視覺化行人言說分析〉,《中華傳播學刊》,33: 19-63

賴嘉玲(2014)。〈當流動科技闖進藝術殿堂:從博物館視聽導覽之使用談其對藝文消費之介入〉,《新聞學研究》,119: 121-160

《傳播、文化與政治》(2016),「科學科技研究(STS)與傳播研究 (Communication Studies)之美麗邂逅」專題。

 

圖片來源 https://thingscareerrelated.com/2014/01/04/online-networking-a-matter-of-introversion-preference/

關鍵字: 新聞學研究,政大
分享:
X

忘記您的密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