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報告
秋天校園裡,各種學制的新生入學,講臺下一雙雙明亮的眼睛,讓我不禁回想起自己求學階段坐在同一間教室的情境,這是相同空間帶來的共鳴。在閱讀本刊三篇論文時,也有類似感受,彷彿進入不同的時空情境。
好的人文研究總能夠引導讀者回顧過去,本期的三篇研究論文皆屬文化研究,透過檢視過去情境,反思當下。作者們透過不同研究取徑,帶領我們回到這片土地的時空環境,觀察日治時期的建築與生活空間、電信產業勞動者的生活韻律,以及戰後臺灣1950年代報紙對於跨性別者的再現。
第一篇研究論文是廖若閔、王淑美的〈空間如何媒介時代感?探討博物館物質性與參訪者身體感實踐的交織〉,作者將博物館視為空間媒介,從媒介文化論視角切入,以日治古蹟修復的「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為個案,討論博物館空間之物質性如何召喚身體感,而參觀者又如何運用感官經驗來詮釋博物館的空間文本。作者透過民族誌並訪談多位參觀者的研究方式,發現博物館其建築風格與展示品的雙元物質性觸及參觀者的身體感知焦點,媒介了時代感。
第二篇研究論文是王孝勇的〈人、妖殊途,肉身如是:從巴赫汀的怪誕身體觀及其「跨性別」意涵看人妖曾秋煌的「她(他)者性」再現〉。作者從Bakhtin怪誕身體觀及其「跨性別」意涵出發,歸納出其中蘊藏著揭示肉身主體的異質性、肯認性╱別官能的接合性、展演性╱別實踐的公共性等意涵。本文以戰後臺灣第一起「人妖」個案曾秋煌的新聞報導為素材,探討1948-1957年間大眾傳播媒體如何透過她(他)者性(otherness)的策略,從理論及案例分析中呼應了從「跨性者」(transsexual)到「垮性別」(transgenderist)一詞的語藝地景變貌。
第三篇研究論文是蕭旭智的〈日治時期電信勞動者的生活世界(1918-1942):以《臺灣遞信協會雜誌》為例〉。這篇論文帶領讀者回到更早以前日治時代臺灣的庶民生活,和文的遞信產業包含了當時郵件、電話、電信產業。作者考察了日治時期1918-1942年出版的《臺灣遞信協會雜誌》及相關文獻,透過文獻檔案的研究方式,揭露了臺灣電信產業勞動者的生活樣貌,以及當時男女勞動者面對不同的工作形態及日常處境。
本期同時刊登江淑琳所寫的書評〈重新定義「閱讀」:評介《數位閱讀情境》〉。本文主要是介紹Maria Engberg, Iben Have與Birgitte Stougaard Pedersen三人所編輯出版的一本書The Digital Reading Condition,探討數位時代的閱讀不再只是紙本書籍報紙,而包含閱讀器及各種行動裝置。也因此,除了視覺閱讀以外,也增加了觸覺、聽覺等多重感官經驗。這樣的數位閱讀情境如何與傳統閱讀研究對話,則是這本書的重點。
本期刊登的「傳播現場直擊」則延續了本刊前二期關於生成式人工智慧對於新聞傳播影響的討論議題。包括第159期鍾蔚文、江靜之、陳百齡的論文〈當人類遇見AI:探尋傳播專業智能與知識演化的策略〉,主要從理論面向探討人類智能與AI智能的同異及人與AI如何邁向協作;第160期李怡志的研究論文〈新聞媒體對於生成式人工智慧的感知風險、規範與實踐〉則從新聞組織的規範切入,來看組織間如何感知並應對這項新科技對於新聞編採的風險。
本期刊登的〈生成式人工智慧於新聞專業的實作與反思:兩場講座側寫〉,則是來自臺灣新聞產業的實務經驗。本文主要根據臺灣記者協會及臺灣新聞攝影協會在2024年八月舉辦的兩場講座活動,邀請目前採用AI的幾位新聞工作者分享經驗,同時對於生成式AI用於新聞圖像所產生的倫理反思進行討論。現場參與講座的新聞從業者十分踴躍,在在顯示新聞專業者對於這個議題的關注,以及希望新聞專業變得更好的期待。面對這樣生成式AI這樣的新科技,並沒有一套統一準則可以說明該如何做。因此,我希望能用講座側寫的方式,為當下新聞產業的景況留下記錄,進一步拋磚引玉促成更多人參與討論。
行筆至此,讓我想起麥克魯漢著名的後視鏡(the rear view mirror)效應,「當面對全新的情況時,我們總是傾向於將自己依附於物體,依附於最近的過去的味道。……我們透過後視鏡來看現在。我們倒退著走向未來」。面對變化萬千的傳播環境,這句話更是令人玩味。
《新聞學研究》主編 鄭宇君
202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