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16-1007 GPN2005600032
前期出版
前期出版
編輯室報告 / 鄭宇君  Yu-Chung Cheng
編輯室報告

編輯室報告

 

時序進入暑假,炎炎酷暑正是許多研究者稍微喘口氣開展自己研究工作的時機。編委會首先跟本刊讀者報告好消息與新措施:首先是《新聞學研究》榮獲國家圖書館頒發的112年臺灣學術資源影響力獎,傳播學門「即時傳播獎」與「長期傳播獎」,期待讀者持續支持我們,歡迎投稿與引用分享。

 

其次,本刊編委會自即日起調整「徵稿啟事」,徵求的論文類別包括:一、研究論文:具研究原創性與學術貢獻度的一般論文或專題論文,包含:具實證研究成果之原創性論文;或是針對特定議題或概念進行原創性的理論探討、梳理文獻、分析社會現象之論文;或是回顧性文章,根據特定主題的原始資料進行系統性整理、檢討與初步分析,應具有開創性論點及對重要問題的深入探討。來稿以15,000-30,000字為原則,審查方式經由雙匿名審查,由編委會做最後裁決。二、書介書評:就國內外新聞傳播學術專書所撰寫之評論。三、傳播現場直擊:與新聞傳播相關之議題性與重要性的主題,且具有反思性與批判性的文章,包含:針對新聞傳播領域之重大時事議題提供專業及理論性之評論或回應;針對傳播研究現場的田野筆記;傳播研究之新方法或新工具的探索。來稿以5,000-10000字為原則,由編委會進行審查。

 

透過重新調整論文類別,本刊將原投稿類目的研究論文與研究誌要合併,無論是實證型或理論型或領域回顧型論文皆屬於第一類研究論文,經由雙匿名審查後,由編委會最後裁決,這部分審稿流程符合TSSCI之嚴謹學術規範。此外,為促進學術專業社群的知識與意見流通,除了原有的書評專欄外,本刊新增專欄「傳播現場直擊」,鼓勵傳播學者針對傳播時事議題、新研究方法與工具或田野觀察,提供專業評析與對話,這類投稿透過編委會審查後即可刊登,以加速學術社群的交流與對話。

 

本期《新聞學研究》刊登專題:媒介化的人「際」傳播到人「機」傳播,一共收到10篇論文投稿,歷經嚴謹審查程序,最後有三篇論文收錄為本期專題論文,同時本期也收錄一篇與此專題相關的書評,並且刊登新專欄「傳播現場直擊」的首篇稿件。

 

在處理本期專題文章的過程,看到知名的Human-Machine Communication期刊也推出了專題Mediatization and Human-Machine Communication,主編Hepp et al.2024)寫道,媒介化和人機傳播(HMC)有著截然不同的歷史軌跡。雖然媒介化研究關注的是媒體和傳播的改變與文化社會變遷之間的基本相互關係,但HMC卻深入研究人類在與機器互動中的意義創造;最近的「深媒介化」(deep mediatization)浪潮,則是越來越重視普遍的傳播自動化和人工智慧的興起,凸顯了人們對科技在人類互動中的作用的共同興趣。因此,該期專題每篇文章中都可看見HMC和媒介化都具有十足意義的交會。

 

本期《新聞學研究》收錄的專題文章亦如是,三篇專題論文裡的人機傳播包含了「新聞組織vs.生成式人工智慧」、「研究者vs.機器學習vs.大量文本」以及「數位攝影vs.人」這三種不同意義的人機溝通。

 

第一篇專題論文是李怡志的〈新聞媒體對於生成式人工智慧的感知風險、規範與實踐〉,探討生成式人工智慧在2022年底商用化並影響新聞產業,個別新聞組織如何與GenAI協作,並發展出相對應的規範,作者比較了國內外組織的規範,了解各新聞組織如何在應用GenAI的同時,避免傷害新聞專業的價值與社會大眾對新聞專業的信任。快速發展的GenAI對新聞業與學術界都是很大挑戰,本文捕捉了當下新聞產業面對生成式AI最擔憂與關切的面向。

 

第二篇專題論文是譚躍、蕭蘋的〈臺灣新聞媒體對於第二波新冠肺炎之報導框架研究〉,研究者利用非監督式機器學習的LDA主題建模方法,結合監督式機器學習的框架分析,協助分析大量新聞文本的框架變化。作者以電腦內容分析法,檢視臺灣第二波疫情期間(20209月至20218月),九個主要新聞媒體的8萬多篇疫情報導的框架,探討這些框架與報導主題、情感方向和引用來源之間的關聯性。

 

相較於前二篇論文都是從人作為主體的角度出發,探討人類與機器(或是AI)協作完成某些任務。第三篇則反過來從機器的角度出發,探討機器向人溝通的方式。第三篇專題論文是黃冠華的〈閱讀Vilém Flusser:技術圖像與技術想像〉,透過Vilém Flusser的攝影哲學與媒介理論,理解技術圖像與技術想像之關係。相對於代表再現觀點的傳統影像,Flusser的技術圖像及其相關裝置與程式化等概念開啟了運算的影像思考,將影像視為裝置程式化投射的結果。在人類社會愈來愈仰賴裝置程式化與自動化的數位技術時代,本文透過不同影像範例(如:黑洞影像)的分析來印證新的技術想像既是一種對抗裝置的批判性能力,更能以創意的姿態製作出預期不到的計算影像,也許能創造出一種新的人機關係。

 

本期專題同時收錄了方念萱的書評〈當代親密關係再定義:評介《演算式親密》〉,本文評介了社會學家Anthony Elliott在去年出版的新書Algorithmic Intimacy,書中介紹了「關係」科技的三大領域:性、治療與友誼,包括交友軟體、自我監測軟體、諮商軟體等,人們可以透過各種自我追蹤紀錄的APP數據來監控並反思自我表現。然而,透過本書介紹的各種人機親密關係,不免令人好奇,倘若到了最後,人與人的親密關係必須透過軟體或演算法的中介才能成立,在自我與他人之間似乎失去了「去除媒介化」的親密關係,那還算得上是人際的親密關係嗎?

 

本期最後一篇文章則是新專欄「傳播現場直擊」,由本刊編輯委員香港大學新聞與傳播研究中心的傅景華撰寫的〈我如何錯看了TikTok:一位傳播學者的反省〉,作者從學術資料庫裡的TikTok(或中國版的抖音)研究論文的數量變化談起,對於這個中港臺社會都有一定數量使用者的社群平臺,何以研究論文的數量並不多?其中涉及的研究方法的困難,以及TikTok對於政治社會的影響等諸多面向,都有待學術社群透過不同視角持續研究。

 

在這個人類社會與愈加自動化的傳播裝置共處的年代,媒介化與人機傳播的交織無可避免地將會成為愈來愈重要的議題,在此同時也意謂著傳播裝置的「智慧」愈加複雜,人類智慧如何發展出更細緻而有效的研究方法或策略來探詢這個人機共舞的時代,是一個我們必須共同攜手面對的課題,期待本期專題能開啟學界更多的對話與想像。

《新聞學研究》主編 鄭宇君

20247

參考書目

Hepp, A., Bolin, G., Guzman, A., & Loosen, W. (2024). Mediatization and human-machine communication: Trajectories, discussions, perspectives. Human-Machine Communication, 7, 7-21. https://doi.org/10.30658/hmc.7.1

 

2024/ 夏
No.160
X

忘記您的密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