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16-1007 GPN2005600032
前期出版
前期出版
編輯室報告 / 鄭宇君  Yu-Chung Cheng
編輯室報告

編輯室報告

157期《新聞學研究》於2023年秋季出刊,我自八月起接任《新聞學研究》主編,邀請來自不同領域、不同地域的專家學者加入《新聞學研究》編輯委員會,本屆編輯委員為江淑琳(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林淑芳(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唐士哲(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康庭瑜(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陳春富(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傅景華(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劉慧雯(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以及賴至慧(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播科技學系),相信未來兩年有各位編委的參與,定能激盪出更多華語世界的傳播研究議題,以面對快速變化的傳播環境。

 

本期《新聞學研究》收錄四篇研究論文,均採用質化研究取徑,探討行動者如何因應傳播情境變化以採用不同行動策略。四篇文章的行動者分別為癌症病患、新聞媒體、科學雜誌及媒體從業者,這些行動者所採取的因應策略或成功、或失敗,但均反映出某種現實層面的問題,有待後續行動者採取進一步作為。

 

紀慧君的研究論文〈反思帶病的身體:經驗知識觀點〉採取傳記敘事詮釋法,分析癌症病患如何照護帶病的身體,以及病患在與疾病共存的日常實踐中所形成的經驗知識,如何用來解釋與理解帶病的身體。病患的自我照護方式與生物醫學交織,除了反映出當代對生物醫學的依附,也顯示出病患能根據自己的病況以理解特定情境,進一步在情境中採取行動。病患所擁有的是關於經驗的知識,關注的是可行的個人策略。

 

林照真的研究論文〈分析程式化廣告交易如何弱化新聞媒體:臺灣在地研究初探〉,從新聞媒體的角度出發,探討在數位時代下,廣告市場轉型為以數位平臺為主的數位廣告生態系統,谷歌(Google)發展程式化廣告交易科技,使用數據和網絡,形成自動化和廣告的即時買賣。林照真深度訪談新聞媒體業者後發現,谷歌在程式化交易過程中,片面決定分潤比例,媒體無議價空間,新聞媒體因而弱化。在此同時,媒體出版商為了獲得更高的廣告收益,傾向自製的原生廣告,造成新聞與廣告界線模糊。

 

張耀仁的研究論文〈「科學視覺化」轉向?以1980年代科普雜誌《牛頓》為析論核心〉,以1980年代科普雜誌《牛頓》為案例,爬梳社會與歷史條件,採取深度訪談及視覺框架分析,探究當時臺灣科學視覺化現象。研究發現,《牛頓》雜誌認為圖解科學較照片真切,相對地,《科學眼》則堅持攝影比圖片更加真實,兩份雜誌皆在於「求真」,視圖片與照片為客觀、中立超然的載體,旨在佐證科學理論。

 

最後一篇是凃峻清的研究論文〈從「勞動權益」到「新聞專業」:自立事件的起源、過程與遺緒〉,這篇論文從新聞史角度探索1994年臺灣本土派媒體自立報系面臨易主的衝擊,引發一系列後續事件的起源、轉折、與意義。「自立事件」呈現出當時媒體持續遭逢的困境,以及報社買主等因素,使焦點由最初「勞資爭議」逐步轉向具有公共性的「新聞自主」,最終成功引發社會關注,形成跨媒體行動,上街遊行並推動編輯部公約與催生新聞專業組織。這一場媒體變遷所引發的集體行動,讓媒體的自主性與能動性再現。研究也發現,媒體場域中的報業經營者、編輯記者到工會等不同行動者,均以積極行動回應社會,在勞動權益與新聞專業之間,組裝來源複雜的新聞自主概念。

 

新學期伊始,疫情解封,終於可以拿下口罩、恢復正常生活,頗有重生之喜。今年初以來,隨著疫情逐步解封,過去三年減緩的實體社交互動日漸活絡,然疫情三年所累積的各種線上互動經驗,包括視訊會議、線上教學及交友互動,業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某種慣習,二者相乘,帶給人們更多新的機會與想像。加上自去年底迄今人工智慧生成內容(AI Generated Contents)在傳播學術與業界受到極大關注,更創造新型態傳播活動的諸多可能。

 

本刊在上述脈絡下推出新一期徵稿專題:「媒介化的人『際』傳播到人『機』傳播」,徵稿方向涵蓋世代之間的人際傳播,到人與科技之間的人機傳播,希望藉此探討傳播科技與社會如何相互影響,並廣納多元且深入之研究成果。專題截稿時間為2023年12月31日,完整內容請參見本期徵稿啟事,歡迎各界朋友賜稿。

《新聞學研究》主編 鄭宇君

2023年 秋

2023/ 秋
No.157
X

忘記您的密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