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報告
傳播媒體如何反映變動的社會與政治環境,一直是吸引學者的研究主題,新聞報導尤其與國家利益、政治制度、媒體系統有密切關係。本期《新聞學研究》收錄李立峯、蕭蘋、吳浩銘的研究論文〈媒體系統變遷下的中國新聞報導:美國、臺灣和香港的比較研究〉,分析美國、臺灣和香港報章在1977年至2017年間如何報導中國。其經驗研究橫跨數十年資料,比較三地新聞報導特徵,藉此探討媒體系統變遷如何影響新聞報導的特徵。這篇文章梳理了臺灣與香港近四十年的政治社會與媒體環境之變化,中國相關新聞報導的立場變遷,也對映出媒體政治立場的位移。
由於兩岸的特殊關係,香港與臺灣不同立場的媒體之中國新聞報導存在明顯差異,且臺、港在七零年代以後都經歷了巨大的政治與社會變遷,而美國報業系統在這段期間相對穩定。李立峯、蕭蘋與吳浩銘三位學者分別任職於香港、臺灣與美國,擔任各地之負責人,以中國文革後一年1977為起點,每十年為間隔,選擇十份立場相異報紙,並抽樣重要版面所刊載之中國相關新聞,而後進行編碼分析。他們的研究發現,在國家利益主導下,美國媒體機構之間對中國報導的差異不大,而臺、港媒體的立場則涇渭分明。作者們也提出,媒體報導國際新聞的差異取決於關聯政治以及政治平行(political parallelism)程度,前者意指該國與當地政治的關聯,後者呈現媒體立場對映政治分歧的情形。
陳怡璇、劉桂君的論文〈以瘟疫之名:探討公眾風險感知的COVID-19網路論述與詮釋,以批踢踢實業坊八卦板與政黑板為例〉,關注COVID-19疫情初期臺灣批踢踢八卦板與政黑板之論述,以了解民眾的風險感知以及對風險的解讀。其研究借用概念隱喻理論與修辭生態學的觀點,使用主題模型與主題網絡分析(Analysis of Topic Model Network),擷取討論板中與COVID-19相關的主文與回文近208萬筆資料。研究結合LDA主題模型和網絡分析技術為基礎的ANTMN為分析方法,進一步找出主題間的關聯。
這篇論文發現,八卦板與政黑板網友在COVID-19的討論,呈現臺灣防疫政治、兩岸關係、國際疫情三大論述框架。兩岸關係框架的討論,多關注「小道消息」或「官方未公開」的訊息、對中國的指責、貶抑與不信任。由於疫情初期臺灣的防疫重點在於防堵病毒自國外流入,在國際疫情框架下,不乏「咎責」與「泛政治」的討論,焦點則放在各國確診人數、世衛、中國的責任等。有關臺灣防疫政治的框架,呈現正反立場的攻防,以疫情初期的口罩為例,有論述質疑口罩外交的適切性與分配原則之輿論,也有人對口罩國家隊及口罩外交抱持肯定與光榮感。 整體而言,八卦板與政黑板的COVID-19論述較少著墨於新興傳染疾病的認識或衛教訊息,更多是泛政治性的討論。
除了新聞、時事討論之主題,劉平君〈看見空白?:閱聽人如何閱讀漫畫的延遲〉一文,亦豐富本期所涵括之研究範疇。漫畫是廣受歡迎的閱讀文類,這篇論文認為,漫畫具有既斷裂又延續的矛盾構成形式,展現在間白與補完的表現形式,以及延遲與連續的連載故事上,並成為閱聽人嗜讀漫畫的基本動力。作者援引Derrida的延異運動和Lacan的主體形成概念,提出主體認知(/符號世界)的兩條路:一為符號差異的認知之路,另一為符號延異的認知之路,作為其理論基礎。
劉平君以立意抽樣法,於特定漫畫的粉絲專頁尋找受訪者,對象需為持續五年以上閱讀漫畫之嗜讀者,並利用滾雪球方式擴大邀訪,最終完成二十位漫畫嗜讀者的半結構深度訪談,藉此探究閱聽人如何看見漫畫構成的間白(空白)?又如何閱讀漫畫連載的斷裂(延遲)?研究發現,漫畫嗜讀者多在差異與延異之路游移和來回,有時在延異之路、有時又轉向差異之途。不過,漫畫的表現形式──間白與補完,確實已造就漫畫嗜讀者看見空白而打造了閱聽人的延異認識;在漫畫連載的延遲與連續上,漫畫嗜讀者有些留在延異途徑,有些則轉向差異之路。
除了上述三篇研究論文,本期《新聞學研究》也收入一篇褚瑞婷所撰研究誌要〈社群媒體的母職書寫:實踐、認同與治療〉,及賴玉釵所寫的書評〈在地視角之跨媒介敘事、文創產業與媒介生態體系:評介《數位時代之東亞跨媒介敘事》〉。褚瑞婷探討密集母職的社會實踐與媒體再現,並運用網路民族誌法的觀察母職書寫社群粉絲專頁,進一步對其內容進行論述分析。褚瑞婷發現,密集母職帶來高度緊繃的生活環境,讓女性的母職實踐走向難以喘息、也缺乏時間與空間的窒息狀態。生活經驗中所產生的厭煩、焦慮與自責,再加上現代對於「好媽媽」的期待,母親被迫進入「沒有選擇」的完美母職樣態。然而,透過母職文本的私我書寫,書寫者透過生命經驗的敘事分享,建構出自我認同並達到書寫治療的可能性,而使用者也透過社群媒體的留言互動找到陪伴。
賴玉釵的書評介紹Dal Yong Jin主編的書籍Transmedia storytelling in East Asia: The age of digital media(中譯:《數位時代之東亞跨媒介敘事》),該書闡述東亞在地文化創意,分以韓國、日本及中國等通俗文化為例,說明數位匯流及跨媒介產業關聯,有助於了解日、韓、中三國的通俗文化產業,如何取材在地傳統文化,運用新的科技及跨媒介敘事,提供粉絲情感「類社會互動」,對於學術與產業的發展都有所啟發。
我從2019年八月開始接任《新聞學研究》主編迄今已滿四年,即將在156期之後卸任。這四年來共出版了十六本期刊,收錄八十二篇文章。其中更在客座主編的協助下,完成了〈媒介地理學〉、〈再訪性/別〉(康庭瑜) 、〈與瘟疫競速搏擊〉(蔡如音)、〈政治傳播〉(劉嘉薇)、〈風險、災難與危機傳播〉(賴至慧)、〈當代原民性與媒體〉(李宜澤)等六輯主題專刊,為跨領域及新興研究議題之推廣貢獻己力,也期待吸引更多新讀者認識本刊。
在主編任內,《新聞學研究》榮幸持續收錄於SCOPUS及TSSCI資料庫,增加全文授權予國家圖書館與臺灣學術期刊開放取用平台,並多次獲得國家圖書館頒布之學術影響力獎項。在日常編務方面,除了日常之審閱稿件、聯繫評審並提供編輯室建議,亦新增部分措施:如出版文章提供1000英文字摘要、以助國際讀者理解,線上預刊文章出版加速時效,審查流程完結後通知評審結果、且開放瀏覽意見以利交流,拍攝作者訪談影片增進讀者與學術刊物之親近,把DOI連結重新回到本刊網站提高使用率等,並時時優化網站前後臺系統,期許為期刊讀者、投稿人及審查人提供更好的服務。
在此要特別感謝王毓莉、范玫芳、楊意菁、劉嘉薇、蔡如音等跨校編輯委員,以及江靜之、林淑芳、張郁敏、康庭瑜、劉昌德、鄭宇君等政大校內編委多年的協助,在遇到各種難題時提供指引與經驗分享。另外,期刊行政助理陳梅芳,編輯助理楊鎵民、陳瑜、馬紅綾、張芳瑋、沈惟中、江佳葳、趙珮妤的校稿與聯繫,更是《新聞學研究》能準時出版、從不拖刊的最大功臣。
《新聞學研究》自157期起將交棒給新任主編鄭宇君。作為華文歷史最悠久的傳播學術期刊,讓我們一棒接著一棒,為新聞傳播研究的拓展與傳承,持續努力,也懇請各位讀者持續支持並愛護本刊。
《新聞學研究》主編 王淑美 敬上
2023年7月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