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新聞學研究》出版,本期內容以新聞為主軸,回應當前新聞業的挑戰、困境與相關現象。三篇研究論文分別探討臺灣報社記者查證的工作日常、香港新聞媒體工作者如何尋求創意策略、中國大陸黨營及商業媒體的微博表現與彼此間的議題設定關係;一篇研究誌要則從魯曼(Luhmann)系統理論評述假新聞橫行的資訊疫情現象。
查證是新聞工作的重要技能,也被視為資訊守門的重要環節,但在例行工作中,記者並非逐項細查,而有其判斷準則。江靜之的論文〈查證或不查,這是個問題:報社查證日常新聞的多重考量〉運用25位政治、司法、財經路線報社記者之深度訪談資料,探究記者在工作時如何決定查證與否。研究發現,記者會在成本與風險之間衡量輕重,查證的成本包括所需時間、處理資訊的認知負擔、接觸消息來源的心理壓力等;而風險包括錯誤報導對社會、對報社及記者本身聲譽的傷害。記者查證並非交稿即止,而是未來導向,將查證作為持續發展線索與累積領域知識的機會,以節省未來的查證成本。
在網際網路與大數據時代,新聞媒體如何發揮創意吸引閱聽眾是重要命題。陳頴琳、裴浩輝的論文〈新媒體下的創意:如何在逆境中突圍而出〉訪問15位香港媒體從業人員,剖析如何推進新聞媒體創意。受訪的香港新聞工作者提出,發揮創意需有人才、工作環境與社會支持,也同意需要因應新的網路環境善用媒材,以能夠吸引閱聽眾的方式報導。然而,香港傳統媒體多年承襲的工作模式、擔心政治因素而趨於緊縮的媒體內容審查、為節省成本而裁減人力等因素,都限制了創意的發揮。這篇論文有助於理解香港新聞媒體的現況與自我期許,並反思臺灣新聞媒體如何發揮創意突圍。
中國向來將媒體視為政治宣傳之工具,但在市場經濟與網路時代,媒體亦投入社群平臺爭取閱聽眾關注。蘇婷、黃惠萍的論文〈網路熱點議題中黨媒、市場化媒體的媒體間議題設定效應:以2013-2020年微博熱點議題為例〉,以議題設定理論為基礎,抓取以《人民日報》為代表的中國黨媒,及以《新京報》為代表的市場化媒體,在2013-2020年間所發布的微博文本進行統計分析,探究其報導特點,以及兩者之間的議題設定效應。研究指出,《人民日報》乃微博平臺上最具影響力的媒體帳號,傾向正面報導,但也在地方層級承擔一定輿論功能,回應民意。《新京報》傾向聚焦經濟民生,在涉及敏感議題時,多選擇安全策略追隨官方報導。蘇婷、黃惠萍的長時性研究更發現,隨著官方監管緊縮,兩報的立場愈發重合、自我審查加劇,從監督轉為宣傳。
《新聞學研究》除一般研究論文,亦歡迎介紹理論、梳理文獻、分析社會現象之研究誌要來稿。本期收錄之研究誌要為孫維三所撰〈病毒、資訊與社會:以Luhmann的社會系統理論觀察資訊疫情〉,該文從Niklas Luhmann(尼可拉斯‧魯曼)的社會系統理論視角,檢視訊息疫情蔓延、混亂資訊有如病毒般失控的傳播亂象。孫維三認為,此理論角度有助於理解現代社會乃一差異組合,假訊息則是系統矛盾或衝突關係下的產物,即使被認為「反科學」或「反民主」的訊息,也是多元社會的一部分。
本期亦收錄一篇由林果葶撰寫之書評,介紹蔡如音、何東洪、簡妙如所編著、Routledge出版之Made in Taiwan: Studies in Popular Music(中譯《臺灣製造:流行音樂研究》)。除了介紹本書作為面向全球讀者的臺灣流行音樂讀本,以軌跡(trajectories)、身分(identities)、議題(issues)和互動(interactions)為主題,並在尾聲(coda)提出臺灣獨立音樂如何融入世界的全球流動議題,作者亦自我期許,編織出屬於臺灣原住民音樂的圖騰觀點。
以上為本期主要內容,敬請詳閱各篇論文,並分享與學術同好。
《新聞學研究》主編 王淑美 敬上
202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