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16-1007 GPN2005600032
前期出版
前期出版
編輯室報告 / 王淑美  
編輯室報告

迎接2022年,《新聞學研究》邁向150期,編輯室趁此機會報告好消息。依據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甫公告之消息,本刊2021年起續收錄於「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期刊評比暨核心期刊」(TSSCI),評比結果為社會學及社福社工類第一級期刊。TSSCI審查需提供三年期間所有投稿、匿名外審流程、審查與修改回覆意見、發表文章等詳細資料,並邀請專家檢視論文品質,能持續獲得肯定,實屬殊榮。這歸功於學術社群,投稿作者、評審與讀者的大力支持,編輯室團隊承先啟後,也深感榮幸。

 

《新聞學研究》近期推出多支影片,由近期刊登文章之作者現身談論研究理念、投稿心得,與評審對話之啟發,以及未來方向等,希望藉此拉近與大眾距離,歡迎至本刊網站影音專區欣賞。同時,自本期起刊出之文章,將英文摘要擴增為一千英文字,包含研究背景、重要理論與研究論述、研究方法與發現等,期使非以中文為母語之國際讀者,更易理解發表論文之研究成果,以利擴大本刊的讀者群及學術影響力。

 

本期《新聞學研究》一共收錄四篇原創研究論文以及兩篇書評。科技進展帶來媒體形式匯流,不僅影響產業的工作型態與競爭,學術研究的跨域連結,亦衝擊傳播教育的課程設計與教學方式。紀慧君的論文〈從大學實習媒體的學習經驗探究媒體匯流時代的數位敘事製作〉,以大學新聞實習媒體為分析對象,觀察學生練習產製數位敘事之深度報導過程,從「做中學」體悟出應有的內容與對應能力。紀慧君的研究除了提出學生如何建立數位時代敘事與組織能力,亦建議教學跳脫線性思維並積極創新,值得傳播教育者反思參考。

 

王紹蓉的論文〈探索行動直播平臺的社會支持因素:擬社會互動與遠距臨場感觀點〉,以問卷調查法抽樣訪問20歲以上曾在直播平臺打賞的用戶。研究發現新鮮感、中介窺視與渴望認同都正向影響了直播觀眾對直播主的擬社會互動,有助於理解為何閱聽眾熱愛觀看直播;遠距臨場感則能提升觀眾在情感、工具和財務三個層次以支持直播主。除了對直播現象提出具有理論基礎的詮釋,王紹蓉將直播視為「互惠型群我傳播平臺」,也提出有別於社會支持傳統觀點之外的新研究框架。

 

曹家榮、陳昭宏〈組裝行動與混成的情緒:Instagram使用者的憂鬱書寫、連結與共生〉一文,從新物質主義與後人類理論觀點分析,Instagram不只是工具,而能與使用者的組裝、連結中共生,促成影響與行動。他們的研究以憂鬱者在Instagram上的實踐為例,說明「我」實際上如何與手機、應用程式介面,以及其他使用者的互動中被影響,進而共同影響他人,過程中凸顯了「使用者-手機-Instagram」此一異質的行動組裝,當下感受變得清晰,且促成具連結可能性的行動,相互影響與支持。

 

前述三篇文章涉及與傳播科技相關的教育、互動及自我書寫,張維元所撰之〈命運與離奇傳播:論拉岡精神分析理論的「傳播」觀念〉探討的是精神分析家雅克•拉岡(JacquesLacan)理論中的「傳播」概念。此文以「離奇傳播」來理解拉岡的傳播概念,認為其關注於人類傳播活動中最關鍵卻神秘的面向,此特殊的感知中介結構(structureofmediation),不必然與傳播形式或內容相連結,卻能與之相容,在人類傳播中占據結構性位置。

 

兩篇書評包括賴玉釵之〈擘劃跨媒介敘事學術版圖:引介《跨媒介研究指南》〉,介紹TheRoutledgeCompaniontoTransmediaStudies(2019),該書對於跨媒介敘事之學術與實務研究皆有啟迪。梁右典之〈網路連結的平臺生態與追求公共價值的可能性:評《平臺社會》〉,介紹ThePlatformSociety並思考平臺為媒介的社會對於公共議題之影響。兩本書都是近期出版佳作,期待藉由書評帶來更多討論與研究靈感。

 

為增進跨領域研究並擴大讀者群,《新聞學研究》持續規劃專題徵稿。近期由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主任李宜澤老師擔任客座主編之「當代原民性與媒體」專題,歡迎媒體或者媒介形式的研究,分析原住民議題與原民性的當代意義,截稿日為今年531日。另由中研院人社中心副研究員賴至慧老師擔任客座主編之「災難、危機與風險傳播」專題,徵求這三個傳播次領域的研究投稿,特別是探討新興社群媒體或通訊媒體在不同的災難、危機或風險情境中,於個人或組織的傳播行為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截稿日為630日。歡迎學界朋友踴躍投稿,詳情請見本刊網站https://mcr.nccu.edu.tw/

 

2022年1月 
《新聞學研究》主編 王淑美 敬上

 

2022/ 冬
No.150
X

忘記您的密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