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新聞學研究》刊登四篇研究論文及一篇書評,主題皆與新聞密切相關,分別從新聞框架、新聞記者人脈、媒介化敘事、新聞史等角度切入,書評則介紹知名新聞學者Michael Schudson的近作。
因應科技與閱聽環境變化,全球新聞業都面臨巨大挑戰。新聞機構遭遇獲利萎縮,從業人員承受新聞價值轉變、速度至上、多媒材呈現等各方面的壓力,即便以新聞為主題之學術研究熱度也不若以往。然而,新聞媒體仍是社會重要機構,建構議題並使大眾理解、討論其重要性,進而有機會推動社會改變。
楊意菁論文〈環境議題的媒體關注與框架分析:以臺灣及美國報紙報導空氣污染議題為例〉探討新聞媒體如何呈現環境風險與空污議題,先分析1987-2017年國內四家報紙媒體《中國時報》、《聯合報》、《蘋果日報》、《經濟日報》與美國《紐約時報》對空污議題的報導量,發現相關主題報導從2011年開始攀升,2017年達到了最高峰。
作者進一步運用內容分析,比較2017年《聯合報》與《紐約時報》如何再現空污議題。研究發現,《聯合報》相關報導較常發表於臺灣秋冬,常提及空污嚴重的中南部以及境外汙染源中國大陸,《紐約時報》的報導發布時間、敘及地點均較多元。文章指出,《聯合報》比《紐約時報》更多呈現重生框架,強調面對空污議題應該做什麼事、或是什麼政策可以解救空污,如車輛排放管制、能源政策或是發展商品減緩空污等等;而《紐約時報》較《聯合報》重視空污對環境的毀壞、造成的損失,以及可能產生的疾病。
楊意菁認為,兩報的空污報導主題都強調巨觀政策,相對忽略微觀個人生活與保護,較少報導環保團體反空污活動,以及民眾參與、表達對空污看法的「公民參與框架」新聞,論及空污基本知識的「科學與知識框架」也不是報導的主流內容,但空污往往成了選舉時候選人的爭論點而演變為政治議題。她建議媒體應多關注與個人微觀生活及自我保護有關的報導,勿忽略公民參與的角度,並思考當處理科學環境議題時,如何能呈現平衡性以及科學性的報導。
記者進行報導時除了專業知識,還須即時多工運用各種科技,並與消息來源互動。陳雅惠的論文〈建構新聞工作者傳播工具與人脈互動的架構:從社會資本交換與再媒介化之考察〉從社會資本交換與再媒介化的角度切入,試圖提出一分析架構。
這篇文章將記者人脈分成二種類型的交換關係:第一種是強調以獲取資源而建立的關係,屬社會資本結構面向中可利用的資源,包括資訊或知識等目的性較強之交換。第二種則是強調情感層面或支持性的認同與價值觀,將自己與對方視為一群體而衍生出歸屬感,培養長期契合之價值觀,這是社會資本關係面向常見的人情交換。結合再媒介化概念,因應不同情境脈絡推演而來的工具觀——「報導型工具」及「社交型工具」後,發展出新聞工作者傳播工具與人脈互動關係架構。
陳雅惠進一步深度訪談15位新聞媒體工作者,從上述分析架構延伸到臺灣新聞實務,將傳播工具使用分成聯絡溝通、資訊蒐集、人脈累積、社群追蹤四個情境。而關係維繫過程中運用社交型工具與人情交流的模式,又可歸類為搜尋瀏覽、聯絡安排、採寫查證、傳送發布等四種。作者認為,過去相關研究總是把人脈視為說不出來的默會知識,透過本文之理論建構可將關係以工具化展現,有利後續研究及培養新聞工作者相關能力。
曹琬凌論文〈紀錄片的時間政治:《老鷹想飛》的媒介化故事效應〉以媒介化理論為分析框架,詮釋生態紀錄片《老鷹想飛》在技術、文類、文本的交互中介,及其交織多重時間經驗的敘事過程。《老鷹想飛》籌備至完成耗時23年,透過《商業周刊》「消失的老鷹」封面故事,紀錄片商業映演,新舊媒體聚合實踐,促成廣大媒介化效應。曹琬凌以傳播形定取徑,關注紀錄片的歷史時間、閱聽人經驗的現象學時間、及脈絡化社會時間所交織多元時間景觀;並運用時間政治概念,探討身處深媒介化年代傾向「薄時間」連結之即時、加速趨勢中,如何反身性翻轉為「厚時間」。
本篇論文訪談14位關鍵行動者,其中擔任地方農政單位主管的受訪者K因看到「報紙上的聳動標題描繪的『殺戮戰場』,搭配一群屏科大研究生圍站在堆積如小山的鳥屍旁默哀的照片」,在新聞報導的牽動下,積極投入推廣友善耕作,翻轉紅豆慣行農法。文中也提及,全聯福利中心董事長林敏雄在飛機上看到《商業周刊》報導決定支持老鷹契作紅豆,這些例子反映新聞乃媒介化效應擴大的重要環節。
本期第四篇文章為李時新、劉夢禧所著〈「理想」與「烏托邦」:成舍我新聞教育理念與實踐論析〉,評析成舍我於1932年創辦北平新聞專科學校之理念「德志兼修、手腦並用」。透過史料回顧,兩位作者指出,成舍我曾多次於演說時陳述其理念,欲透過培養跨腦力和體力勞動者的人才,使報業人員可手腦並用,既可勞力、亦可勞心,以期解決報社內階級差異與勞資衝突。
成舍我所抱持的理念領先其時代,然當時中國大陸教育程度仍不普及,報紙發行侷限於大都市,在此背景下,報社內的專業分工依然明顯,也造就勞動條件、收入待遇、職業地位的種種差異。李時新、劉夢禧認為,成舍我「手腦並用」的理念成效不彰。他們引用《世界日報》員工回憶資料指出,「印刷工人勞動環境很差」,其關係企業《立報》的薪酬不如同時期的《申報》和《新聞報》。這顯示理念與實際的衝突:在營利的壓力下,報館壓低職工薪資;為追求內容品質,報社內部專業分工,也必然造成職位階級落差。
徐桂權所撰寫之〈數位時代仍需要不可愛的新聞界——為什麼新聞業依然重要》(Why Journalism Still Matters)書評〉,介紹美國新聞社會學家Michael Schudson於2018年出版之近作。徐桂權認為,此書是Schudson對當前美國新聞業所面臨問題的觀察和分析,也體現了他四十餘年來持續進行新聞業研究的思想成果。
Schudson在書中強調,堅持客觀性規範仍然是新聞業的專業主義基石,沒有所謂「後真相時代」,因為真相依然重要,而即使社群媒體當道,大報及旗下所培養的人才,依然主導社會話題並有顯著影響力。Schudson認為,即便技術有所轉變,新聞業對客觀事實的追求,及其促進公共生活和民主政治的努力仍未改變。換言之,Schudson對新聞界未來仍抱持樂觀且充滿期待,而這也是徐桂權認為讀者可深刻體察並傾聽的觀點。
以上為本期《新聞學研究》所呈現之文章,希望讀者有所收穫,也歡迎學界同好持續關注並投入新聞主題研究。
值此籌備出刊之際,本刊亦接獲國家圖書館通知,再度榮獲最新年度「期刊即時傳播獎」與「長期傳播獎」。這些獎項應歸功於學術社群對本刊的支持,謹代表編輯委員會感謝投稿人、評審的貢獻,以及讀者們的肯定。
《新聞學研究》主編 王淑美 敬上
2021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