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16-1007 GPN2005600032
前期出版
前期出版
編輯室報告 / 王淑美  
編輯室報告
主編的話-媒介地理學專題

 

     《新聞學研究》自去年八月起徵稿「媒介地理學」專題,經過一年多的收稿、審查、校對與編輯流程,終於得以在本期彙整五篇精彩論文出刊。

 

     媒介地理學探討媒體與傳播科技的空間、時間與文化意涵。早期傳播研究著重於內容,對於不同媒體形式的效果、文化、再現或其背後之政治經濟結構探討,已累積豐碩文獻。不過媒體同時也是科技,兼具多重意義之特質,更值得深入探究。為與媒體內容研究有所區隔,本次專題以「媒介」來指涉其作為科技物的特性。1980 年代起,大型看板、電子訊息牆,早已是都市空間中四處可見的景象,他們承載並傳遞著符碼,反映全球化浪潮下各種交流匯集的重要景觀。現今的媒介科技更加隨身、機動,無處不在地貼近日常行動,「媒介地理學」專題邀請讀者們一同來思考,媒介如何影響人們在都市空間中的經驗與感受,綜合傳播研究與地理學之視角,更多元地理解當前的科技與文化現象。

 

     若電視與聯網電腦分別是 20 世紀 80 年代與 90 年代的代表媒介, 智慧型手機應可視為當前與生活最息息相關的媒介科技。隨時隨地的機 動連結,其背後是由基礎設施所構成的綿密網絡支撐,唐士哲〈海底雲端:網際網路的基礎設施探問〉一文,從 5G 世代來臨的話題切入,討論搭建網路的基礎設施,具有隱蔽、易被忽略又系統整合的特性。作者 觀察傳播技術的系統促使社會整合、形塑社群生活的動態過程,並探討網際網路的關鍵載體──線纜,在技術研發階段促成不同社群的整合。 當網路成為全球資訊基礎設施後,海底電纜的連結亦反映出地緣政治與經濟矛盾。

 

     劉倚帆的研究〈城市空間中的「協作移動」:以 WeMo Scooter 共享電動機車為例〉是將智慧型手機視為整合資訊服務的核心,探討共享 電動機車的租借與調度系統此類虛實整合、以「物物」連動方式進行日常活動的技術應用。作者在文中提出「協作移動」(collaborative mobility)的概念,呈現媒介所中介的都市空間與行動性,是日常生活 「編碼化」的一部分。內裝智慧黑盒的電動機車,附掛定位系統,「就像機車拿著手機」,接合不同技術體系。該研究利用深度訪談法瞭解 WeMo Scooter 使用者經驗,並進一步說明,智慧型手機不僅作為共享機車技術系統運作的關鍵環節,更為常民創造了新型態的移動/媒介實踐與城市空間。

 

     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原是美國國防部用於定位衛星的科技,普遍裝置在智慧型手機後,讓手機成了適地性媒介 (locative media)。金麟的研究〈適地性媒介與城市特質探討:以移居香港的中國大陸居民之地方經驗為例〉考掘文獻,歸納出當前適地性媒 介相關的研究基本主題,包含社交性、自我呈現、空間、地方以及移動性等。這篇文章進一步以日常實踐的角度,運用深度訪談及參與觀察法,探討移居香港的中國大陸人如何利用行動媒介來適應香港的生活並認識這座城市。實證資料呈現了移居者在手機的媒介下如何適應不同城市的空間布局和建設,適地性媒介形塑居民日常行走經驗,也助其融入城市的時間韻律與地方感。

 

     同樣研究適地性媒介,許同文的〈複合空間中的移動實踐:作為移動力的移動地圖〉一文,聚焦於中國大陸的手機使用者如何運用導航—亦即移動地圖—應用程式,以及這些實踐所反映的都市空間體驗。作者認為,移動地圖的地理視覺化技術,更直觀且易於理解,帶來新的空間思維,也激發了移動力。研究利用深度訪談,詢問使用者如何藉著移動地圖找路、使用交通與外送等商業服務,並作為與朋友間的社交工具。 訪談資料呈現了使用者如何學習並適應導航的語言邏輯,導航上的光點讓自己與他人成為可視之標的,一方面能降低陌生環境所引起的不安全感,另一方面也使移動軌跡成了可追蹤的線索,促成權力關係的凝視。

 

     許同文的文章最後建議,應繼續觀察移動地圖如何應用於自我追蹤並促成怎樣的社會與地方實踐,而這正是第五篇論文所涵蓋的主題。彭松嶽所撰〈運算都市生活:數據實踐與日常生活的轉化〉一文,探討自我追蹤愛好者運用各種裝置與技術,進行自我數值化(quantified self) 以及生活日誌化(lifelogging)的實踐。作者在 2014-2016 年間於都柏林(部分於波士頓)訪談熱衷於自我追蹤的實踐者,從他們的經驗探討社會生活被不同科技視覺化、數位化與運算化的過程與後果。 文中運用 Rob Kitchin 與 Martin Dodge 提出的「轉化」(transduction)概念作為理論架構,分析社會生活在轉變成為可運算對象時,人、機器與社會之間秩序重組的過程及其影響。作者認為,數據實踐並不能全面性地捕捉日常生活細節,往往是可紀錄的部分被強化,而其他面向被忽略。當都市空間設置越來越多偵測器以因應防疫需求或智慧都市的願景,對未來生活造成的影響與轉變也值得關注。

 

     本期同時刊出一篇書評,由黃順星介紹李金銓所著《傳播縱橫》一書。李金銓教授為華人學術圈亟具影響力學者,《傳播縱橫》融合其 40 年學術經歷的學養,從文化歷史脈絡思考傳播研究。此篇文章除了為讀者介紹該書內容,也與其他介紹此書的書評對話,作者認為部分論 者忽略了李金銓「反對文化本質主義的立場」,其論述提醒學界思考: 保有文化特殊性的同時,需避免成為另一個壓抑少數、自我封閉的霸 權。

如以上介紹,期待讀者從 145 期《新聞學研究》收錄文章獲得啟發,進而激盪出更多學術創意與靈感。本期同時也推出「政治傳播」專題徵稿,由本刊編輯委員劉嘉薇擔任專題主編,詳情請見稿約,敬邀各界學術先進賜稿。

 

 

《新聞學研究》主編 王淑美 敬上 

2020 年 10 月

 
2020/ 秋
No.145
X

忘記您的密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