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報告
142期《新聞學研究》為2020年開春首次發行,採用新的封面設計,呼應本刊作為創新、多元、現代且嚴謹的學術期刊之新風貌,也希望讀者持續愛護與支持。
本刊新網站自2019年9月啟用,陸續新增功能。今年起新添「最新論文(Online First)」專區,已接受刊登文章將可先行線上發表,加速研究成果交流;日後當投稿文章審查完成,評審除了能接獲結果通知,也可於後台瀏覽其他審查人建議,藉此營造相互學習氛圍。此外,網站也新設「大眾專區」,深入淺出介紹學術文章,期待讓更多人了解《新聞學研究》的內容,並使出版更加精進。
本期收錄四篇研究論文及一篇書評,主題環繞新聞媒體與新科技相關現象。前三篇論文探討新聞媒體在當代的經營策略、再現與建構議題風向,以及面對假新聞之挑戰;另兩篇文章則從媒介技術切入,省思新科技條件下的社會與人文關係。
劉昌德〈小編新聞學:社群媒體與通訊媒體如何轉化新聞專業〉一文探討社群編輯選取新聞題材與傳統新聞價值的差異。該研究抽樣選取《蘋果日報》、《聯合新聞網》、《TVBS新聞網》、《東森新聞》、《ETtoday》、《NOWnews》六家新聞媒體之即時新聞、臉書粉絲團貼文、Line官方帳號訊息,運用內容分析方法發現:在社群與即時推播平台上,企圖引起讀者好奇或情緒反應但無重要概念資訊的「非硬性新聞」與「互動或情緒型」內容,遠多於媒體官方網站。該研究進一步深度訪談11名新聞媒體內部負責社群平台與即時訊息等新流通管道的工作者—小編,了解其專業角色與自我認同。訪談結果發現,小編傾向自我認同為行銷與社群經營,而非新聞專業人員,以引起話題、互動交流為目的,避免爭議性高的主題。由此顯現出,傳統新聞價值已有明顯轉變,而新的規範則仍尚在摸索發展階段。
李子甜、徐美苓的〈《人民日報》霧霾新聞框架建構(2011-2017)〉著重於中國大陸官媒《人民日報》如何呈現空氣污染此一廣受關注的環境議題。依據李子甜與徐美苓的研究,中國大陸新聞媒體存在審查制度,環境議題則未完全禁止,但須以主流官方媒體先行報導,才具意識形態的合法性,並容許其他媒體跟進報導,因此他們選擇了官方發行量最大的《人民日報》,並篩選2011-2017年間以霧霾為主題的新聞報導進行框架分析。研究發現,這類報導傾向將社會大眾納入元兇的論述,以致每個人沒有立場指責他人或組織機構,如此便不易聚集強大的輿論壓力促成改變,且報導立場多借重官方,以及被官方所吸納之專家學者,集中於「行動決定論次框架」與「政府作為框架」兩類。在此情況下,污染的健康風險與影響背後原理等內容未能獲得充分闡述,以致民眾對於環境與健康素養水平令人擔憂。
除了社群平台使得新聞價值「軟化」或「向娛樂轉」,政府言論管制干預新聞傳達,假新聞繁多也是新聞研究憂心的現象。林照真的論文〈假新聞類型與媒體聚合:以2018年臺灣選舉為例〉,採用網路民族誌方法,觀察2018年九合一選舉期間傳統媒體、仿新聞媒體網站、以及傾藍綠臉書社團與粉絲專頁內容,了解資訊的流傳與借用,並從媒體聚合的觀點提出詮釋。研究發現,該次選舉期間盛行的假新聞可分為顛倒事實的假命題、真圖假文串接、以及仿造新聞媒體網站等三類。媒體聚合特性使假造資訊易於流傳,國內極化的政治社群為假新聞聚合提供社會基礎,而外在的有心者—中國大陸媒體則是有目的操弄議題、帶領風向,在國內新聞專業媒體輕忽查證之下,卻使假消息演變成重大新聞,助長對岸的政治宣傳。作者也因此疾呼,需正視並防範假新聞傳播,以免影響選舉之公平。
除了上述三篇著重於新聞與媒體內容的論文,本期也包含探討媒介技術的文章。林思平〈人工智慧與媒介理論:基德勒、克拉瑪與亞馬遜Echo/Alexa〉一文從發出怪異笑聲的Amazon Echo智慧音箱女聲Alexa談起,並運用德國媒介理論學者基德勒(Friedrich Kittler)及克拉瑪(Sybille Krämer)的理論來解讀人工智慧與人的關係。林思平認為,基德勒舉電腦為例,多數人對於電腦硬體及軟體的運作並不能理解或控制,媒介實際上決定了人們的處境,對於人類的資訊知識生產造成結構性的影響。克拉瑪則將媒介視為信使,作為個人、結構之外的第三方,其位置是矛盾且不穩,也開啟了不合、衝突與背叛的可能。借用基德勒與克拉瑪的觀點,林思平認為,詭異笑聲的Alexa反映出人類可能無法控制在電腦機器上模擬人類智慧的人工智慧,挑戰過去被視為理所當然的人機主從關係,而人工智慧作為信使創造社會關係,也成為干擾的第三方,令人類感到錯愕或震撼。
金麟撰寫之書評〈中文打字機與科技語言的現代性〉介紹Thomas Mullaney著作The Chinese Typewriter: A history一書。語言是紀錄、排序知識的技術,尼采、基德勒均討論過打字機對思考的影響,本書則將中文視為別於西方的另一套語言知識系統。林語堂發明的中文打字機,以檢字法重新拆解中文,創造輸入的概念,也標記從傳統邁向現代的轉型。有關媒介技術的討論,對傳播領域產生新的啟發,有利於更多跨界交流的研究創意。《新聞學研究》書評長期開放投稿,歡迎將新出版與新研究取向帶給讀者。
本期出版正值春節期間,本刊仍將以兢兢業業的精神,持勤勉之姿與讀者共同在學術精進的道路上邁進,恭祝各位讀者新年誌喜。
《新聞學研究》主編 王淑美
2020年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