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16-1007 GPN2005600032
前期出版
前期出版
編輯室報告 / 臧國仁  
編輯室報告

時光荏苒,一轉眼已是2012年年末,而當本期《新聞學研究》紙本送達時恐已是新年度即將開春時節。感謝過去一年來作者先進的踴躍投稿、評審前輩的費心審查與讀者的熱烈支持,本刊編務因而才得繼續穩健邁進。本期審慎選刊一般論文共四篇,另有研究誌要與書評各乙篇以饗讀者。

 

首篇選刊論文是由蔡慶同教授所撰之〈冷戰之眼:閱讀『台影』新聞片的『山胞』〉,檢視「台灣電影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即稍早之「台灣省電影製片廠」,簡稱「台影」)於1945-1983年間攝製之新聞紀錄片,藉此探討台灣原住民(即此文標題之「山胞」)在不同時期出現之意象。

 

整體而言,作者發現「『台影』新聞片中,大致呈現著【原住民】主體的缺席、線性的進化【並隱含著一套從傳統到現代的線性進化觀】、作為被現代化的原始、歌舞服裝作為社會皮膚、觀看的客體等等意象」(引自該文第伍節,添加語句出自〈編輯室報告〉)。

就國內以及華人傳播學術社區之主流研究題材而言,本文提供了過去少見的視角,因而研究發現填補了「族群傳播研究」(含「原住民研究」)尚有不足之一角,誠可謂「彌足珍貴」矣。


      次篇論文則是倪炎元教授繼多年來持續鑽研「論述分析」後之另一大作,聚焦於「理論系譜之梳理」,討論此領域之主要研究者與先驅倡議者T. A. van Dijk「如何循一套特殊的語言學分析技巧,從特定語言文本中解析出一組意識形態的論述」(引自該文第陸節)。

 

此項工作殊為不易,乃因作者勢需就研究對象(即T. A. van Dijk)三十餘年來重要著作深入理解,尤得面對其理論核心概念之可能變化持續關注,亦需就某些案例詳加剖析提出針砭(如該文第肆節所示)。單從此文文末所列多達20項涵蓋1987至2009年間T. A. van Dijk之不同著作即可推知本文作者所下功夫之深,足可為後輩學者列為典範學習對象。而作者論筆流暢,寫來洋洋灑灑,兼具學術與一般書寫之美感,可讀性頗高且與首篇蔡慶同教授大作隱然有所承接。

 

第三篇一般論文出自江靜之教授之新作,討論國內四大報之新聞報導如何引述、轉製「【電視專訪之】口語訪談素材…並接續產生意義變化」(見該文摘要)。作者首先說明「引述」(quotations)在新聞報導之作用乃有多重,除可增加新聞性並讓新聞故事更為生動外,猶可提高報導可信度、預測未來、注入主觀詮釋、兼顧新聞事實應與意見分離之規則等。總之,新聞報導之基本義理原就在要求記者從消息來源訪問中取得事實真相,而「引述」幾可謂事實真相之主要基底。

 

江氏延續其多年來對新聞訪問之研究興趣,此次蒐集六個電視政治專訪以及與此相關之報紙新聞報導共十九篇,經分析後發現「標題使用直接引述的比例遠大於內文」,且常因寫作需要而「省略或更換…人稱代名詞與稱謂」。而為了提高報導的新聞價值,新聞訪問的引述內容也常「強調問答的衝突與對立性」(以上均引自結論一節)。

 

針對上述現象,作者認為報紙記者受限於篇幅而常以「去情境化」或「再情境化」方式重製電視政治訪問,為能「『比較逼近』受訪者原意」仍應在引述中發展某些策略如:增加問題情境說明、具體呈現受訪者之言談行動、善用報告動詞與副詞以描繪受訪者的談話樣態、保留得以判斷受訪者言談保證的情態詞等。換言之,作者認為新聞訪問之引述仍須盡力維持「還原」電視政治訪談之真實情境,此點應對實務工作者深具參考價值。

 

至於第四篇一般論文由鄭宇君教授撰寫,旨在探索「電子書閱讀器」(e-book reader)對高中學生之學習經驗或日常生活有何影響。此一主題頗具前瞻性,乃因在可見的未來此類「數位學習」勢將逐步引入校園,甚至有可能取代某些過去習以為常之學習管道(如純由教師在課堂口授知識而由學生抄錄筆記),影響不可謂不大。

 

透過提供具有「使用者記錄」之電子書閱讀器給41位高中一年級生,作者以長達五個月之實地觀察(含上課期間與暑假)藉此瞭解其「是否會自發地利用電子書閱讀器養成閱讀習慣」(引自該文第三節)。研究團隊並也設置專屬網站提供電子書相關訊息、即時回應使用者問題、設置社群管理員以能與參與實驗的學生互動並鼓勵分享使用心得。研究期間且曾發送兩次問卷調查詢問使用狀況,亦舉辦數次焦點團體座談鼓勵使用者講述實際經驗與感想。

 

研究結果發現,「電子書閱讀器」現階段之推動猶有障礙,出自學生、教師、家長之因皆有,未來似需設計全新教育與學習典範方能促成最大效益。但若純從使用者(學生)角度觀之,曙光猶在,乃因在研究期間的確看到主動學習以及與同儕分享之契機,成效顯著。總體而言,此項頗具創意之研究實驗設計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可供對「新科技素養」有興趣之研究者繼續深究。

 

至於本期所選「研究誌要」,係張舒斐教授針對「藝人經紀實務與場域」如何在中國大陸影視市場發展提出之政治經濟學理論架構。透過檢索Pierre Bourdieu的「政治經濟學觀點」、James C. Scott的「公開文本與隱藏文本」(public transcript vs. hidden transcript)概念,以及中國傳統文化邏輯的「關係」理論,作者認為三者當有互補作用並可用以檢視藝人經紀實務在中國大陸的協商過程。此類研究過去在華人學術社區少見,正可協助促成理論與實務間之對話。

 

最後,本期〈書評〉刊出賴玉釵所撰專文〈當繪本敘事遇上傳播:評析《繪本研究新方向》〉。賴教授近些年之研究興趣即專注於此(繪本),已有多篇相關學術期刊論文刊出,此次選用New directions in picturebook research一書為其評述對象,參考其他文獻眾多,旨在藉此提醒華人傳播研究者重視由「繪本」引伸之「跨媒介敘事」風潮正漸展開,值得重視。

 

考量本刊紙本印量成本,自2013年1月1日起之投稿字數上限將酌減,敬請見諒。

2013/ 冬
No.114
X

忘記您的密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