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16-1007 GPN2005600032
前期出版
前期出版
編輯室報告 / 傳播、科學與科技  /蘇蘅
編輯室報告

2017年回任主編後,適逢《新聞學研究》五十歲生日,很高興看到這本期刊的成長茁壯,並持續為華文傳播學術社群服務半世紀。我們也做了小統計和重要里程碑的記錄,標示這份重要學刊扮演的角色和意義。

 

  

 

 

 

1.   小統計:《新聞學研究》五十年來一共刊登882篇論文,348篇書評,共計1,230篇學術著作。第一篇論文是徐佳士教授撰寫的〈麥克魯漢的傳播理論評介〉。標誌臺灣學術理論探討的起點。五十年來廣泛刊登新聞、廣電傳播、廣告行銷、新媒體等各類論文,成為國內外關心傳播學術發展研究者致力耕耘的學術園地。

 

 

2.   里程碑:1967年由李瞻教授創刊,開始由「政大新聞所」獨立支撐。1987年政大校長陳治世教授推動系所合一後,《新聞學研究》改由政大新聞系全系教師加入輪流負責編務,並改採國際通用的投稿及匿名審查制度,邁向學術專業化。1998年第56期,主編馮建三老師開始了主編撰寫編輯室報告的傳統。1999年第58期起,出刊頻率自半年刊改為季刊,編輯部擴大,該期除了刊登學術研究論文和書評外,還有陳世敏教授主持的「十字路口還是分水嶺?」座談會紀錄,彌足珍貴。2007年起,採「創意公有」(creative commons)授權方式,開放無償、非商業使用。2013年改為全文網路化,每一期電子期刊與紙版論文同步上網流通

 

 

3.   榮譽:《新聞學研究》除了已被收錄為「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核心期刊」,並被評等為第一級期刊之外,更於2016年榮獲「臺灣最具影響力學術資源」傳播學類第一名。

 

 

從歷史回顧中,可以看出學術期刊對於學術發展的重要影響力。時間感和歷史感和求真求善固然可以為學術研究奠立根基,但學術界對期刊的期望不止於此,研究往往需要學術社群相互學習、激盪對話,才能挑戰學術藩籬,產生新知。

 

 

 

本於重視多元對話精神及創新思維,本刊特為學刊成立五十年,舉辦以「數位時代新聞傳播教育的改變與挑戰」主題的學術對談,邀請到香港中文大學陳韜文、臺灣傳播教育學界重要學者鍾蔚文、倪炎元、林照真、王維菁、張文強、陳百齡,和實務界的夏珍,與會暢談新聞傳播教育的變革。近年傳播環境丕變,對於高等教育產生重大衝擊。其一,傳播教育已因新興科技的出現,需要重構新的知識地圖;其二,新聞與傳播原來的本質屬性,也因環境改變,面臨何去何從的茫然。再者,新聞傳播跨及更多(傳播)科技學科領域,但似乎因為產業衰退和社會角色不振,影響學生投入職場的興趣。教育者如何面臨這些驛動和學子的失落。

 

 

 

與會學者認為,即使傳播教育面臨重大蛻變,大學和新聞從業人員沒有悲觀的權利,反而要更看重自己的角色,發展創新思維,重新建構教育版圖與課程。因為社會更需要傳媒,各大學都有自我調整的過程和定位。與會學者雖認為數位科技很重要,但也認為不應把科技當成修改課程的唯一標準,而是幫助學生準備好面對科技帶來的新環境。重要的仍是課程和教育的品質、價值,以及學院與專業間的分而不合的鴻溝,如何藉著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自我學習力和新專業,使學界與產業更能協力面對險峻的環境。

 

  

 

除了學術對談外,本期刊登三篇論文和一篇研究誌要,另有一篇書評。研究論文環繞在傳播、科學與科技的主題,關注焦點分別為科普書籍的歷史,人們對全球暖化的認知落差及電玩遊戲與性別認同。

 

  

 

臺灣科學傳播發展歷史久遠,近年更因各種新科技和科學發展相互啟發。陳瑞麟的〈科普如何變成傳奇:從文本析論1990年代「科學文化」書系的語文傳播〉,回顧1971年起科普書系如何誕生,以及如何透過「文學筆法」和「書名訂定」的策略,帶著廣大讀者進入科普世界。作者發現在過程中,「傳奇」的實現有賴選擇傳記型的科普書和文學性的修辭來「引起興趣」,並以「傳奇化」的書名標題來「強化第一印象」。該文回顧臺灣對科學認知隔閡的時代如何出現科普書系,如何啟迪社會上對科學有興趣的讀者,不僅是一篇書寫科普書系發展歷史的論文,也能綜觀科學知識和大眾文化的相互考掘,承載了科普書系發展的歷史重量,今昔對比的動態剖析,帶給讀者全新的角度和詮釋觀。

 

  

 

全球暖化或氣候變遷相關訊息是普世關心的議題,但民眾卻有認知落差,認為這些特定訊息對他人產生的影響大於對自己的影響。黃惠萍的〈第一人或第三人效應?探析全球暖化的二階自他認知差異與影響〉想對這個課題一探究竟。該研究以電話調查法訪問全國1,074位民眾,結果發現,全球暖化在民眾的個人層次產生第一人效應,即對節能減碳行為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但是在國家層次產生第三人效應,也就是民眾缺乏意願推廣環保及於日常生活進行節能減碳。因此發現臺灣閱聽人的全球暖化或氣候變遷資訊環境,和民眾的認知有相當落差。

 

  

 

近年來,線上遊戲女性玩家日漸增多,是線上遊戲的重要客群。而線上遊戲的虛擬特性,如何讓玩家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喜好塑造角色身份,重建自我認同,是楊美雪和趙以寧〈線上遊戲女性玩家性別認同與角色塑造關聯性之研究〉論文主旨。本研究有幾個有趣的發現:首先,現代女性玩家已逐漸跳脫傳統性別刻板印象。其次,性別認同和角色外貌形象的關聯性較低,第三,越不受到傳統性別刻板印象影響的女性玩家,越傾向將角色塑造為男性,藉由遊戲角色尋求對主權的追尋與跳脫傳統思維的渴望。

 

 

 

本期「研究誌要」為徐桂權的〈新媒介環境中閱聽人參與典範的建構:以歐洲閱聽人轉型研究計畫為考察對象〉,作者以20102014年歐洲科學與技術合作計畫的「轉型中的閱聽人與社會」計畫內涵和意義為探討對象,描繪歐洲學者致力於建設一個保持學術連繫與合作的歐洲傳播學術共同體:歐洲傳播研究與教育學會(Europe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nd Education Association,簡稱ECREA),在歐洲傳播學界具有廣泛影響力。「轉型中的閱聽人與社會」(Transforming Audiences, Transforming Societies,簡稱TATS)研究計畫,更是打破行政取向與批判立場、實證研究與詮釋研究的邊界,發展出新形態的融合特徵,並展開理論與方法論的融合。這種充滿歐洲味的發展趨勢值得觀察。

 

 

 

本期書評由林宇玲撰寫〈解讀美國的新聞客觀性:《客觀性在新聞》〉一文,美國新聞界向來以奉行客觀主義為大神,甚至可說是一種深沈的美國價值或西方價值。這本書由西澳大學教授Steven Maras執筆,從美國歷史解讀新聞客觀性的起源、發展、爭議、優缺點,以及其在數位全球化的走向。林宇玲以為作者能突破實證主義的框限,走向語言、活動和倫理的新認識論,為其優點,但也發現其史觀如今已顯捉襟見肘;本書雖因作者提出「客觀性」的思辨,帶出不同典範之爭,但因作者無法提供讀者完整的辯證過程,有所不足。林宇玲並對這種「客觀」的哲學思維和實踐的行動面,能否適合其他國家,提出深切反思,值得一讀。

 

 

 

本期刊出的四篇論文,從不同角度分析、採用不同方法,探討科學傳播、遊戲與閱聽人等新興傳播問題,加上學術對談關懷「數位時代的新聞傳播教育挑戰」,以及一篇書評,充份展現本刊重視研究、理論、新資訊與多元方法的特色。

 

 

 

 

 

 

《新聞學研究》主編 蘇  

201712

2018/ 冬
No.134
X

忘記您的密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