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16-1007 GPN2005600032
前期出版
前期出版
編輯室報告 / 馮建三  
編輯室報告

       「媒介就是訊息」源自「媒介環境學」的健將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它表明,科技形式的演變,必將增減我們使用不同傳媒的時間與習慣。這個再簡單不過的事實,展現在風行將近二十年的網際網路,以及近年漸次流行的(俗稱智慧型)手機與各色平板電腦,再清楚不過。

        不過,華人學術社群推廣「媒介環境學」的第一人,林文剛教授提醒我們,媒介環境學不是科技決定論,而是具有豐富的人文主義與行動主義的精神。本期五篇與網路科技有關的文字,都有這些精神。

         李明穎研究2008年入秋以後,因對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首次訪台引發的傳媒效應。作者訪問了「野草莓運動」的潛水者,認為網路技術雖然是動員的利器,卻難以舒緩其疏離感,從而也就限制了網路動員的積極效能。吳暢暢記錄與分析的是2011年7月23日溫州動車事故後,「律師、媒體記者與知識分子」通過用戶以億計的微博,建構了具有樸素自由主義色彩的中產階級意識,但並未引導中國民主改革的討論,而是「曇花一現,短暫燦爛」。林宛瑩、張昕之關注的是香港的御宅族,這群青年人狂熱於漫畫、動畫和電腦遊戲。兩位作者研究他們的傳播科技使用行為,審視其線上、線下社會資本的建構,認為御宅族未與社會隔絕,反而在網路與現實生活中,與人交流資訊、分享知識與貢獻。

       互聯網夾商業動能,對於北美與台灣的新聞事業衝擊尤深。胡元輝對「協作新聞」的關注,根源之一在此。作者認為專業新聞與公民(業餘)新聞採訪,不宜只是分立,公民的參與熱情與成果,更不宜只是讓商業機制利用,反之,如何善用網際網路的特性,佐以「適當的傳播政策」推動協作新聞,是民主志業的重大課題。本期兩篇書評,也從不同面向呼應這個意旨,一本是劉靜怡評述的《莊家換手:資訊帝國的興衰》,作者是最早詳談「網路中立性」(network neutrality)的Tim Wu(吳修銘)。再就是現代經典《比較媒介系統》的兩位作者,得11位作者參考其見,將分析北美與西歐傳媒的模式,擴大至其他大地區的11國度,遂有《比較媒介系統:超越西方世界》,本書由沈國麟評論。

        陳炳宏調查有線電視系統5179位員工,對其工作是否滿意。這個研究表面上非關網路,但隨中華電信網路電視訂戶超過百萬,若說獨霸台灣影音傳輸平台十多年的有線系統,黃金期已過,可能不一定是妄言。因此,未來除了研究產權結構、資金來源、企業型態、市場類型、組織規模、與營業規模是否影響勞動過程之外,不同平台的競爭,屆時也就是不得不納入的新變項了。

        邱家宜研究前網路年代的新聞史,她探索吳濁流、李萬居、雷震、曾虛白四位報人的認同基礎,借用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的「感知結構」概念。作者說,他們的台灣主體意識、本土草根情懷兼具中華文化幽思、伸張言論自由及民主程序正義的堅持,已成文化遺產,新興的「感知結構」刻正醞釀中。王右君兼取《聯合報》網路與實體版,研究該報2008至2010年的「家庭與婦女」文字,佐以觀察與訪談,探討常民女性敘事社群以經驗分享和平等互助為基礎,相互啟發、彼此對話,並在自我評價過程中,提出女性角色的論述。

        本期「編輯報告」不在首頁出現,東西兩分,不相連。這是創新,不一定美,也非刻意為之,實屬無心插柳:即便近年政大得到頂大預算的挹注,校院支持刊物的經費不增反縮,系所無力遞補資源,印數與印頁只得量減。不過,正反相隨,作為創刊早、全文採用CC授權與自由近用亦早的華文學術刊物,既然外援銳減,本刊正可順勢,壓低印量,紙版只作各大圖書館典藏,至若作者、評審與讀者,流通可以盡數仰仗網際網路。

馮建三

2012/ 夏
No.112
X

忘記您的密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