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16-1007 GPN2005600032
前期出版
前期出版
編輯室報告 / 蘇蘅  
編輯室報告

本期專題《轉型社會中的媒體轉變》(The media in a society in transition)由5篇論文組成,第一篇是陳炳宏的〈媒體集團化與其內容多元之關聯性研究〉,討論台灣媒體產權移轉和言論多元化的關連,提出許多具說服力的統計及值得憂心的問題。另一篇由孫維三的〈尼可拉斯.魯曼的系統傳播概念與應用:旺旺中時集團vs. NCC風波的案例分析〉和陳炳宏的論文內容不盡相同,但是兩篇近乎神奇地共構成了一個潛在的小專題:兩篇都以媒介集團的政治經濟脈絡為研究對象,一篇是以媒介集團內容是否多樣為主題,另一篇用魯曼的系統理論從政策規管作為探討脈絡,把「媒體產權集中」作為制度空間或社會想像、新關係與新產品為分析脈絡,剖析旺旺中時和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之間的爭論話語。兩篇不期然的主題連結,共同貢獻了不同理論取徑和一手資料,讓我們同時以不同觀點窺見近年台灣媒體轉型面對何種拉扯爭鬥的力量。


秦琍琍等撰寫的〈組織認定、企業論述、與組織文化的變革:從語藝觀點檢視公廣集團的整併過程〉,探討公共電視集團整併期間的組織新舊成員對組織的定位與文化的不同認知,作者運用民族誌和語藝分析,有助讀者從歷時性的動態發展,了解台灣落實公共媒體實踐時的周折和議題衝突所在。黃順星的〈新聞的場域分析:戰後台灣報業的變遷〉也是一篇歷時研究,主要用布迪厄的理論分析台灣新聞場域的變遷,探討政治經濟和文化交錯影響的糾結和影響。

 

這四篇論文都有新聞或傳媒產業轉型的歷史意涵、邏輯和規則,也對應當時的歷史意識與集體反思,能帶給讀者許多啟發和反思。

 

魏玓的〈「新亞洲電影」的打造與拆解〉用個案探討「新亞洲電影」重新審視亞洲電影的政治經濟動態與生產行銷模式,同時觀照全球、區域和在地的防衛、抵抗、衝突和融合之間的矛盾。

 

上述5篇論文讀來引人入勝,且能綜觀台灣和亞洲傳媒的歷史縱深,同時提供歷時和並時的「自我再發現」參考點。

 

5篇專題論文之外,本期另有1篇研究誌要。作者郭中實等的〈距離的新聞涵意:香港報紙不同地域報導之比較〉探討香港主要報紙如何用時間的概念,形成歷久彌新的新聞報導風格與適用,空間從近方、遠方新聞的比較和解剖,發現香港、中國和國際在不同地理之間的互文脈絡和田野情境,這篇研究提供對於新聞運用「空間」要素的新思維,代表另一種不同取向。


本期「書評」有吳筱玫教授評選的《貓大屠殺法國文化史?沈》,本書原作者Robert Darnton是普林斯頓大學歷史系教授,吳筱玫巧妙地運用這本書的時空背景和我們所處的新媒體時代作了對比,並進一步運用今昔幾個重要指標如文本、書寫、標籤、版本等進行討論,極富創意與想像力。另一篇書評由鄭作彧撰寫,書名為《沒時間思考:媒體速度與24小時新聞循環的威脅》。鄭作彧從新聞愈來愈重視時間的現象談起,評析時間在新聞各面向出了什麼問題,以及本書探討觀點的利弊得失,提出另一種媒體轉型的觀點。第三篇是吳淑俊評介2009年出版的新書The young and the digital,本書不但討論「網路世代」並未自絕於人群的接觸,更探討青少年、家長及教育工作者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媒體,已不得不重視網路世代長大的青少年與新媒體、社群生活與在虛擬空間展開的新互動關係。透過對這本書的評介,讀者可以一窺青少年在網路空間的快樂、苦悶、沈溺、困境和挑戰,也可以看到網路世代在跨文化中,竟有許多異曲同工之處可為參照


本期編委會能竟其工,主要感謝前任主編馮建三教授悉心交接,編輯助理的用心負責,方使編務如此順利進行。下一期起將由新聞系教授徐美苓接任主編,預計十月出刊,敬請期待。

2010/ 夏
No.104
X

忘記您的密碼了?